KozuFootball
12 supporters
Playstyle Wheels - 真釣魚標題,想知道這是什麼就進來看吧

Playstyle Wheels - 真釣魚標題,想知道這是什麼就進來看吧

Jun 08, 2022

The Atheltic文章:Introducing playstyle wheels – The Athletic’s way of capturing ways a team play well (or not)

|

進球數、淨勝球、聯賽積分,都是直觀觀察一支球隊實力的方法;xG、possession value則是一些近期開始流行的進階數據。不過這些數據從正面、反面、側面來看,說到底都是以結果論的角度,觀察一支球隊的「成績」如何,至於「方法」為何則無法準確回答。

The Atheltic提出的playstyle wheels(球風輪盤?)就是藉由各項細部數據,相對於近幾年其他球隊(包含過去的自己)的水準,從而抓出一支球隊防守堅強的原因,像是低位防守做得確實?還是高位逼搶在第一時間就能熄滅對手的攻勢?進球如麻的原因,像是組織進攻高效率?還是個別球員持球推進的能力驚人?

比較的基準是同聯賽近五年的所有球隊,根據百分比給予球隊分數,1分代表最差的10%(PR 0~9的概念);10分代表最佳的10%(PR 90~99)。在以上的15個分類中又分為5大類,分別是:球權(possess,綠色)、穿透力(disrupt,棕色)、終結(finish,黃色)、逼搶(press,紅色)、防守(defend,藍色)。

比較今年英超各隊的球風輪盤,曼城、利物浦理所當然是將圓圈填最滿的兩支球隊。曼城在high transition(高位反擊)、set pieces(定位球)兩項只有3分,可以看出曼城進攻端追求的不是較為直接的方式,他們更擅長的是傳控進攻—build-up(組織)、field tilt(一項關於比賽控制力的數據)毫無意外的取得10分滿分。另外穿透力、防守兩大類也都是完美的30分,最終取得英超冠軍算是實至名歸。

重視gegenpress的利物浦,在逼搶大類30分滿分無庸置疑,其餘各項數據都不甚完美。儘管未達頂尖,但足夠高分的數據、以及沒有像曼城出現明顯的短版,全方位的戰力是他們能與曼城一搏的最大本錢。

以堅實防守起家的切爾西,防守、逼搶關於無球的兩大類正好是他們成績最好的部分。至於有球的分類中,build-up、field tilt高分證明他們傳控品質佳,但在慢節奏的傳控組織卡關時,低於聯盟平均的high transition、set pieces讓他們無法依賴其他方式維持火力。整體風格算是微弱化的曼城,safety(護球)、switches(換邊/轉移)是與曼城相比較為明顯的差距。

私心點一下布萊頓,逼搶大類成績亮眼,球權與防守兩大類也有不輸給強權兵工廠的水準,但穿透力一般、終結成績極差,鮮明的優缺點是他們無法從英超中游脫穎而出的原因。

由Ralph Hassenhuttl執教,有德甲球風的南安普頓,在逼搶大類的成績超越中游的水準,但極差的穿透力拖累他們的進攻端。

搶下最後一個歐冠席次的熱刺,終結大類的總分27分,充分證明他們可怕的前場連線效率。不過,他們在球權大類低於聯盟平均,是他們無法穩定從弱隊賺取積分,進而與城鳥車分庭抗禮的最大敗筆。

從Marcelo Bielsa的體能足球轉換成Jesse Marsch的德甲球風,逼搶一直都是利茲聯的戰術重點。High transition 10分、high press(高壓逼搶)9分,兩項數據與既定印象相符。

以空戰求生存的伯恩利,set pieces 9分、set-piece defence 8分,定位球是他們非常有自信的項目。

防守頂尖的狼隊,low defence(低位防守)8分、set-piece defence 9分。

|

「球風輪盤」playstyle wheels,在未來可能會被The Athletic繼續更新、微調,並且會像「披薩圖」pizza chart(用來觀察球員風格的圖表)一樣,頻繁的在他們的文章中出現。意思就是未來我在這裡分享The Athletic文章時,提到的各項數據,舉凡組織能力、換邊能力、就地反搶等等,都會以這篇文章作為定義基礎,等於是評估各支球隊風格/能力的glossary彙整,是為未來介紹各支球隊的鋪墊。

|

附錄—各分類數據基準

球權(possess,綠色)

  • Build-up(組織)-從後場(defensive third)出發的球權,順利抵達前場(final third)的機率

  • Field tilt-雙方在各自進攻前場的觸球總數,我方所佔的比例(舉例:曼城在前場觸球次數80次、布萊頓在前場觸球次數20次,曼城的field tilt數據為80%)。概念與控球率類似,用來看一支球隊對比賽控制力的一項數據

  • Safety(護球)-在我方球場60%(自家半場代表我方球場50%、後場代表我方球場33.3%,以此類推)拿到球權後,能夠在8秒內不讓球權再次轉換、或是順利將球帶離我方球場60%的機率

|

穿透力(disrupt,棕色)

  • Progressive passes(有效前傳)-每次球權完成有效前傳的平均次數。有效前傳定義為,讓球與對方球門距離縮小25%以上的成功傳球

  • Switches(換邊/轉移)-每次球權完成換邊的平均次數。換邊定義為,橫向跨越至少球場寬度一半的成功傳球

  • Dribbling(有效持球推進)-每次球權完成有效持球推進+成功過人的平均次數。有效持球推進定義為,持球推進的距離讓球與對方球門距離縮小15%以上

|

終結(finish,黃色)

  • High transition(高位反擊)-在對方球場60%出發的球權,能夠在12秒內完成射門的機率

  • Chance creation(機會創造)-每次抵達前場球權的平均npxG

  • Set pieces(定位球)-每次角球或距離對手球門35公尺以內的自由球,在8秒內取得的平均npxG

  • 註:這邊的「終結」並非指球員射門把握度的終結能力,而是指球員製造射門機會的效率

|

逼搶(press,紅色)

  • Counter-press(就地反搶)-和"safety"相對,在對方球場60%的區域丟失球權後,能夠在8秒內回收球權的機率

  • High press(高位逼搶)-在對方球場40%區域的PPDA(pass per defensive action,執行防守動作前對手完成的傳球次數,數字愈高代表逼搶能量愈低)

  • Start distance(起始距離)-每次球權轉換後,與對手球門的平均距離

|

防守(defend,藍色)

  • High defence(高位防守)-和"build-up"相對,阻止對手從我方前場出發的球權,順利抵達後場的機率

  • Low defence(低位防守)-和"chance creation"相對,對手每次抵達前場球權的平均npxG

  • Set-piece defence(定位球防守)-和"set pieces"相對,對手角球與距離我方球門35公尺以內的自由球,在8秒內取得的平均npxG

Enjoy this post?

Buy KozuFootball a coffee

More from KozuFootball